当前位置: 马达 >> 马达介绍 >> 印度次大陆的漂移,导致了恐龙的灭绝古老的
印度次大陆,也叫南亚次大陆,从地图上我们可以看到,这片地方被喜马拉雅山脉与欧亚大陆其他部分相分隔开,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
然而有科学家认为,印度次大陆在几千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恐龙灭绝),还是一个与欧亚大陆相分离,独自流浪的陆地。在印度次大陆与欧亚大陆合并之前,它在地壳内的一个“热点”上漂流,引发了地球历史上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火山爆发,这可能才是恐龙灭绝最直接的原因。
在最近的一项研究中,科学家们挖掘了夹在火山岩层之间的植物材料化石,描述了一种新的植物物种。这种植物有着独特的果荚,当果实成熟之后,果荚会爆裂以散播种子。这些化石可能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大戟科植物化石。大戟科目前有多种,最具代表的包括一品红、蓖麻、橡胶树和巴豆。
这些水果化石是在印度中部的MohgaonKalan村附近发现的,在那里,分布着广泛的火山岩。虽然时间上存在一些不确定性,但人们认为火山喷发持续了万年,以长时间的脉冲形式发生,形成了厚达几百米厚的熔岩层。今天,火山喷发后留下的玄武岩被称为德干圈闭,其覆盖面积比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还要大。最猛烈的火山事件发生在白垩纪末期,可能是半个地球之外的小行星撞击引发的。
曼彻斯特说:“万年前尤卡坦半岛的小行星撞击可能造成了地震扰动,实际上扰乱了地球另一边的板块移动,导致熔岩喷发。”
这种古老的植物,当时可能是生长在温泉附近的灌木或小树,这些温泉是由地下水与地表下自然加热的岩石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就像美国黄石国家公园一样。当印度次大陆缓慢地穿过地球的赤道地带,创造出温暖、潮湿的环境,支撑着许多热带物种,包括香蕉、水生蕨类植物、锦葵等。
石化木材在德干圈闭中很常见,但大多数直径都很小,这表明当时大型树木的缺乏,而这些树木的明显缺失让科学家们难以将该地区的生态历史联系起来。曼彻斯特说:“印度次大陆位于低纬度,所以我们希望能找到大型的树木,但目前却不见踪影。”
曼彻斯特怀疑,下面的玄武岩可能限制了树根的生长。或者,他说,这些植物可能是生长在火山活动活跃地区的幼林的一部分,在它们有机会成熟之前,这些幼林会毁掉周围的植被。火山喷发会产生大量火山灰,可以掩埋和保存植物,因此化石最有可能得到保存。
这种古老的植物的果实被完好地保存在燧石基质中。但由于只剩下果实,确定它们属于哪些植物需要大量的调查研究。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史密森学会提供的类似水果标本,最终确定这些化石属于大戟科。
果实内部纤维的方向表明,它们可能具有爆炸性,这是其他大戟植物种子传播的常见方式,包括橡胶树、蓖麻油植物。一旦这些品种的果实成熟,它们就会开始干枯,失去多达64%的原始重量,从而在坚硬的外层形成张力。一旦足够的水分蒸发,果实的种子和碎片就会向四面八方飞散。
这些化石为古生物学家提供了关于物种起源和移动的诱人线索。大约1.4亿年前,一个连接着印度和马达加斯加的大陆开始从南半球的冈瓦纳超大陆漂流而去,携带着在整个白垩纪孤立进化的动植物。
恐龙灭绝0万年后,当印度次大陆最终并入欧亚大陆时,它已经带来了其他地方找不到的难以置信的生物多样性。这可能导致印度次大陆进化出第一批葡萄,鲸鱼的祖先可能也是在那个时候出现的。随着喜马拉雅山在缝合的陆地上形成,猪笼草、不会飞的鸟类、蜥蜴、淡水蟹、蝎子和螳螂群都从印度进入了欧洲和亚洲的新环境。
曼彻斯特希望这些来自德干圈闭的化石和其他类似化石将有助于阐明在地球历史的关键时刻物种的分布。“在印度次大陆还没有并入欧亚大陆的时候,印度大陆上的环境是什么样的?这就像填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