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马达 >> 马达介绍 >> 正式公布中国航空携手乌克兰工业巨头合作
众所周知,航空发动机一直是制约着我国空军再上一层楼的核心问题,这一被誉为工业皇冠的精密部件确实需要经年累月的技术沉淀和工业积累,并非一日一月一年凭着满腔热血就可以一蹴而就的,而乌克兰虽然多年以来深陷经济发展停滞,和社会弊病的危机,但是其从前苏联继承下来的,仅次于俄罗斯的工业技术仍然拥有极高的战略价值,尤其是在航发领域更是拥有相当重要的话语权。
最近的一则消息让无数中国军事爱好者感到精神振奋,根据美国华盛顿邮报报道,被誉为“动力沙皇”的乌克兰航空工业企业,马达西奇公司的一把手博古斯拉耶夫承认,正在同中国企业一起推进航空发动机的研发工作。
作为世界航发占有一席之地的马达西奇,曾经是俄罗斯军用直升机项目和大型固定翼飞行发动机的主要供应商,但是迫于后来一系列的形式改变和经济压力,如今的乌克兰航发王者急需进入外部市场来吸取足够的资金血液。
关于为何选择中国进行这项技术合作,乌克兰工商业协会负责人切兹科夫有着清醒的认识,他认为相比绝不会向乌克兰下订单的美国人,具有切实利害关系的中国无疑是最好的合作伙伴,就此他还专门算了一笔账,中乌两国的贸易额在过去的两年多里,猛增了五十个百分点,到明年中国将会成为乌克兰方面最大的单一贸易国,而乌克兰草根出身的野马新总统泽连斯基,同样对和中国的合作充满了期待,他认为中国在建设方面的宝贵经验和巨大的投资能力对于乌克兰来说弥足珍贵。
对此事高度关切的美国人同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美国国防工业分析人员约翰逊做出判断,他说有了马达西奇公司的技术注入,中国将会很快掌握航空发动机的量产能力。
早在两年以前,中国一家名为北京天骄的航空投资公司就曾在收购马达西奇公司的股份上面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博古斯拉耶夫表示,中方企业当初承诺的2.5亿美金的交易额中,已有一亿美金抵达自己公司的账户,因此他强调,和中国企业的合作已经势在必行。
中乌两国就此事的第一步努力,是在中国重庆共同出资建设一座航发工厂,专门用来航空发动机的生产与日常维护工作,我国还专门提出建设一座航发小镇,目的是让乌克兰的工程师团队在这里能够找到家的感觉。
目前该工厂的建设工作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之中,将会在未来进入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