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马达 >> 马达发展 >> 跌破市场预期安川电机2020上半年惨遇
10月13日讯,近日,安川电机首次宣布了今年的财务预测和上半年(年3-8月)财务报告。
图片来源:OFweek维科网
财测、财报双双下滑,跌破市场预期
新闻稿中显示,今年度(年3月-年2月)合并营收预计为.46亿日元,较去年大减10.7%;合并盈利为.94亿日元,较去年下滑7.9%;合并净利润为.10亿日元,较去年降低0.4%。此为安川电机首度公布今年度财测预估。
更令人惊讶的是,安川电机公布的预估值竟然还低于市场预期。据日经新闻报道,市场预估安川电机今年度净利润将为亿日元,比安川电机发布的数据高出近10亿日元。
然而,下跌的不仅仅是财务预测,安川电机今年度上半年(年3-8月)财报也不容乐观。报告显示,安川电机上半年合并营收为.46亿日元,较去年大减11.8%;合并盈利为.94亿日元,较去年下滑8.3%;合并净利润为96.46亿日元,较去年降低5.2%。
安川电机对此表示,尽管目前车用机器人市场呈现缓慢恢复,但是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再度扩散和中美 的影响,预计经济活动真正恢复仍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
机器人业务剧减,中国市场成救命稻草
据上半年财报显示,中国市场是安川电机在全球 呈现增长的市场,3-8月期间于中国市场的营收较去年同期成长6.5%。除此之外均呈下跌趋势,美洲市场营收暴跌23.8%,欧洲市场大减23.5%,日本市场也下滑10.3%。
从各部门情况来看,3-8月期间,安川电机“机器人部门”营收为.96亿日元,较去年同期大减18.9%;盈利为24.86亿日元,较去年暴跌36.7%;“运动控制部门”(包含使用于半导体制造设备/工具机的关键零件“伺服马达以及逆变器inverter等)”营收为.65亿日元,较去年同期下滑8.1%;盈利为.31亿日元,较去年增长4.4%。
从各季度订单情况来看,上季(年6-8月)安川电机整体订单额较去年同期下滑14%,已经连续第9季陷入萎缩,和前一季(年3-5月)相比减少了8%。其中,“机器人部门”订单额较去年同期下降16%,连续第8季陷入萎缩;“运动控制部门”订单额较去年同期下滑14%,连续第2季呈现下滑。
从各区域订单来看,上季(6-8月)安川电机来自中国市场的订单额较去年同期成长13%,这是连续9季以来首度呈现增长;来自日本市场的订单额较去年同期下滑21%,美洲年减28%,欧洲年减11%,不含中国的亚洲市场年减21%。
安川电机凭什么屹立不倒?
安川电机主要生产的伺服和运动控制器都是制造机器人的关键零件。安川电机之所以可以掌握核心科技与其有着近百年专业电气的历史密不可分,这让安川电机在开发机器人方面有着独特优势。
安川电机相继开发了焊接、装配、喷涂、搬运等各种各样的自动化作业机器人,其核心的工业机器人产品包括:点焊和弧焊机器人、油漆和处理机器人、LCD玻璃板传输机器人和半导体芯片传输机器人等,是将工业机器人应用到半导体生产领域最早的厂商之一。
传承了近百年的电气电机技术,安川的AC伺服和变频器市场份额稳居世界 ,年,安川研发出日本首台全电气式产业用机器人MOTOMAN。
安川是从电机开始做起的,因此它可以把电机的惯量做到 化,所以安川的机器人 的特点就是负载大,稳定性高,在满负载满速度运行的过程中不会报警,甚至能够过载运行。因此安川在重负载的的机器人应用领域,比如汽车行业,市场是相对较大的。
但相比较发那科的机器人来说,安川机器人的精度没有那么高,在同等价格的基础上,如果客户要求精度高的话,往往会选择发那科的机器人。
但好在安川机器人价格优势明显,可以说是四大品牌中价格 ,性价比较高的,安川的焊接机器人包括焊接包,报价才13/14万,与松下的焊接机器人相比较,安川走的是批量化的道路。
四大家族陷入窘境
从数据来看,机器人“四大家族”业务营收均出现下滑。开年不利,四大家族海外市场营收情况更是大不如前。
根据发那科此前发布的财报显示,发那科 季度总营收为亿日元,较去年同期下滑12.7%;总营利为亿日元,较去年同期剧减32.4%;净利润共计亿日元,较去年同期暴跌33.7%。发那科第二季度总营收为.60亿日元,较去年同期下滑18.8%;总营利为.78亿日元,较去年同期剧减61.3%;净利润共计90.91亿日元,较去年同期暴跌61.0%。
ABB在年第二季度订单额为61亿美元,下降18%;销售收入为62亿美元,下降14%。全球其他区域订单额均大幅下跌,得益于中国市场的需求持续上升,第二季度订单同比下降3%(按可比口径增长3%)。尽管成本控制进一步加强,电气、工业自动化、机器人与离散自动化事业部的运营利润同比均有下降,运动控制事业部的利润同比实现增长。
4月27日,库卡发布财报称,今年一季度公司营收6.2亿欧元,下滑15%;库卡息税前利润(EBIT)为负万欧元,去年同期为0万欧元。
国产企业能否“弯道超车”
和不少制造行业一样,机器人行业的国内涉及企业较多,但都很难触及核心,如果延续这种套路,机器人行业在未来也不会有大的发言权。
目前国内的机器人产业链关键环节缺失,零部件中高精度减速器、伺服电机和控制器等依赖进口,以成本 的减速器为例,目前精密减速器市场大半被日本企业占据,当下国外机器人在减速器上的成本在15-20万,而国内的成本却在30万左右,比国外机器人成本高出近一倍。在伺服电机方面,国内公司的整体份额低于10%,在驱动器上同样如此:国内80%的驱动器需要从欧美和日本进口。
国外的巨头厂商往往能以巨大的采购量和签署排他性协议能够获得比较优惠的采购价格,而且很多工业机器人厂商本身就是核心部件的提供商,比如日本发那科是世界上 的专业数控系统生产厂商,安川和松下都属于全球 的电机制造商。
全球机器人产业年均增长速度始终保持在15%以上,据IDC预计年,中国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亿美元,占全球总量的34%以上。另一方面,年全球工业机器人密度(台/万人)平均为80,其中韩国为,日本为,而作为制造业大国的中国仅为72,显示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如果按照这种趋势发展,未来在这个行业中,中国制造仍旧是低端生产的角色,干辛苦活挣辛苦钱。无论是工业机器人还是服务机器人,在运动控制、伺服控制、减速机,包括人工智能和传感器上的技术都是相似的,中国今后如果想真正的成为制造强国的话,必须要在这些核心技术和核心零部件的生产商有突破,未来五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的增长会非常快,介入机器人产业,方向正确,完全有可能在这五年之内实现弯道超车。
来源: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31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