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马达 >> 马达介绍 >> 企鹅爸爸央视最新87分纪录片,26万
如果提起中国,你第一个想到是什么?
我脑海里第一下闪过的是“地大物博”。
这个词,从很小的时候,老师、家长就会一遍一遍地对我们说。
等到长大,了解更多、有机会到不同的国家看看,慢慢才感知这四个字背后的意义。
它也一次次被纪录片验证和刷新。
央视最新的纪录片《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就从植物的角度,给我们和孩子展现了一个丰富而壮阔的中国。
即使是生活中一些我们觉得平平无奇的东西,都是这个神奇的国家赋予我们,甚至全世界的珍品。
如果你用过支付宝的蚂蚁森林,你一定对梭梭树不陌生。
我在那里种过三棵梭梭树,透过卫星图依稀可以看到梭梭林。
可是它们究竟长什么模样?
为什么会被种到沙漠里?
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这里是中国境内距离海洋最遥远的地方。
也是中国第二大沙漠,面积约等于3个北京、6.5个广州、8个上海。
中国南方地区下一天雨的降水量可能就能赶上这里一年的降雨。
就在这样一片沙海,生长着多种不同的植物。
其中就包括梭梭树。
梭梭树从来没有叶子。
为了减少水分蒸发,它放弃了叶子只用纤细的枝条进行光合作用。
一棵树龄几十年的梭梭树,风吹走了覆盖其上的沙子,把它的根系暴露在外。
交错盘杂的根绵延十几米。
它们就曾深埋在地下寻找水源。
一棵梭梭树可以固定10平方米以上的土地。
当它们连成一片可以阻挡风沙。
而一颗梭梭树的种子在沙里只要得到微乎其微的水分,就会在数小时内迅速萌发。
即使有一天根系被暴露在外,梭梭树也会用放弃枝条把营养和水分留给根系的策略等待重生。
我们中国人平均每年每个人会吃掉公斤的大米。
在我们婴儿时期,开始脱离母乳,品尝其他食物的之前,最初吃的辅食也是由大米制作而成的米糊。
大米是怎么样进入我们生活的?
它以前是什么样子?
如果时光倒流1万年,稻米其实是一种野草,我们现在叫它“野生稻”。
它有芒刺,防止动物侵袭。
它长着倒钩,能够钩住过往的动物,好让种子散播到远方以完成生命的传承。
它的种子将近成熟就变成黑色,成熟之后又会迅速掉落隐藏到泥土里。
现在的栽培稻,因为有了人的需要和保护,芒刺、倒钩已经消失了,成熟之后也不再主动脱落。
水稻的原生环境是在沼泽地。
它的根部需要埋在水里,吸收大量的水分。
为了把水稻带走,从多年前开始中国人从各种地方引入活水,给土地灌溉,建造大面积的水田。
我们甚至花0多年的时间,在高山上修建多条水沟,利用雾水为水稻安家。这也成为大山深处壮观的风景——梯田。
经过几千年的相处,我们已经熟悉了水稻的脾性。
在水稻幼苗成长到一定的阶段,按照成年水稻需要的空间把它们移动到新家——插秧。
人工帮它们排除敌人——除草。
利用无人机,把正常水稻的花粉吹到不育水稻的身上,让它们授粉得以结出果实,也培育了强大的新品中——杂交水稻。
从中国出发,水稻已经在全球个国家扎根。
它们改变了地球的面貌,也改变了我们的饮食风味。
地球上的植物大约有30万种,在中国生长的就有3万5千种,占据地球植物的10分之一。
从南到北,从西到东,丰富多样的地形环境,孕育出极致多样的生命。
在云南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为了争夺小昆虫们的喜爱,有多种植物会开花。
在横断山脉的石头滩,雪兔子从石头缝里钻出来。
为了适应高原的寒冷,它们生出一层堪比冲锋衣可防寒防雨的绒毛,蛰伏数年一生只开一次花。
苞叶雪莲花瓣进化成半透明,就像给自己花设置一个暖房,用来储存阳光。
在人类口中所说的“生命禁区”,它们拼尽全力成为距离天空最近的植物。
植物帮助我们记录历史。
在辽宁省发现了1.45亿年前的古果化石,这是地球上迄今为止被证明的最早的开花植物。
早于恐龙就生存在地球上的桫椤、银杏、珙桐等孑遗植物。
携带了远古的生物基因,见证了生物演化的历史。
它们扛过了让许多植物走向灭亡的大冰期,被保留在了中国。
植物也在和我们共同书写历史。
年前,大豆出现。
在唐朝,大豆跟着鉴真和尚去到日本,在那里大豆和豆腐通过佛门传到民间。
年前,茶进入中国人的饮食。
随后传到日本、欧洲,至今有60多个国家种茶。
多年前,一位英国探险家在中国发现了猕猴桃。
随后一位新西兰女教师把猕猴桃种子带回新西兰,此后猕猴桃成为新西兰的国果,产量占全球三分之一。
兜兜转转,中国又成为奇异果最大的进口国。
植物背后是物种为了生存不断抗争和演化的智慧。
比如在热带雨林的生长的海芋,演化出了施毒神功,叶脉可以传递毒素,让侵袭者失去生命。
有一种甲虫却练就应对的秘诀:先在海芋的叶子上划一个圈,切断可以传递毒素的叶脉,再大快朵颐。
植物背后是人类的欲望和为了满足欲望迸发的奇思妙想、付出的辛劳。
通过嫁接,我们把两棵不同的树木拼接在一起,让没有种子无法自行繁衍的脐橙留存了下来。
把橘子、香橼、柚子两两杂交,变出了橙子、柠檬、葡萄柚……
加快柑橘家族的演化,让它们成为世界销量最大的水果家族。
透过植物,我们也换了一种视角重新审视中国的山河。
《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纪录片历时2年,走遍27省的93个地区,海外包括美国、英国、日本、意大利、新西兰、印度、马达加斯加等7个国家的30多个地区。
一共分为10集,每集50分钟,从植物天堂、茶树、桑树、水稻、大豆、本草、竹子、水果、园林、花卉讲诉了植物的生命故事和旅程。
正如总导演李成才独家专访时坦露拍摄初心,希望观众能“以植物的生命为尺度,对生命做一次沉思”。
当我们把目光投向身边的植物,蓦然发现我们身处其中的国家竟如此奥妙和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