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马达 >> 马达资源 >> 美刊歼11B开始换国产发动机,标志俄罗斯
近日美国军事观察网站指出,据CCTV-7公开报道,首批J-11B重型战斗机已用国产WS-10B涡扇发动机取代了原来的俄罗斯产发动机,这意味着俄罗斯已经失去了最大的发动机客户。
美刊认为,随着WS-10发动机的不断进步,中国新型战斗机在经历了25年的进口后,实际上已经结束了对俄罗斯动力装置的依赖。
美刊称,双发歼-11B于年左右投入使用,一直持续生产到年,与歼-11A、歼-10A/B都依赖从俄罗斯进口的AL-31F系列发动机,连歼-20这种第五代战斗机也使用了推力更大的AL-31FM2。
尽管自主研发的WS-10A涡扇发动机在上世纪末就已经开始研制,在21世纪初开始投入使用,但最初的运行寿命和可靠性都值得怀疑,意味着并不能取代AL-31F系列发动机的位置,在21世纪的前十年并没有被广泛采用。不过,这种情况在年代中期发生了变化,经过大幅改进的WS-10B开始以更精致的形式投入使用,据称性能已经匹敌俄罗斯的产品。
美刊称,中国虽然有60多年生产战斗机的历史,并很早就配备了国产发动机,但在上世纪仍无法超越第二代发动机的技术,例如WP-13涡喷发动机。年,中国获得第一架第四代战斗机——苏-27,同时也带来了推力强大的AL-31F涡扇发动机。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苏联解体后的经济衰退大大减缓了俄罗斯工业技术的发展速度,中国航空工业得以弥合与俄罗斯的大部分差距,特别是在许可生产和改进苏-27的项目取得了重大成果,包括高级航空电子设备、集成了主动雷达制导导弹,更广泛地使用复合材料制造更轻、更耐用的机身等等。但是发动机性能的差距仍然一时无法弥合,意味着国产苏-27即歼-11只能继续依赖AL-31F,包括进行大量改进的歼-11B,尽管歼-11B比同期俄罗斯服役的苏-27改进型更加先进。
随着歼-11生产数量不断增加,中国拥有的苏-27系列数量最终超过了俄罗斯。再加上单发的歼-10也使用了AL-31F发动机,使得中国购买的AL-31发动机比俄罗斯空军本身还多。尽管中国不是俄罗斯最大的战斗机客户,但绝对是最大的涡扇发动机客户。
美刊认为,改变这一情况的关键是WS-10B,WS-10发动机的成熟改进型,但直到年之后,这种发动机的可靠性才真正受到信任,开始为单引擎战斗机提供动力,而不仅仅是装在双引擎的歼-11上,以确保安全冗余。
从年开始,歼-10C单引擎战斗机开始使用WS-10发动机,从而标志着AL-31在新型飞机生产中的决定性角色。俄制AL-31的最后一批中国订单是在年签订的,在年完成交付。此外,WS-10的更高级版本WS-10C也开始装备歼-20开发,以取代AL-31FM2。
美刊称,不仅如此,比WS-10C更强大的发动机即WS-15,目前正在隐形战斗机上进行飞行测试,并将集成到歼-20的未来生产批次中。由于没有更多的AL-31发动机订单,逐步淘汰这些旧型号的发动机以支持WS-10的过程是中国航空发动机的重要里程碑,将为WS-10和WS-15的大规模生产开辟道路。
对于俄罗斯而言,这却是一个噩耗,标志着它失去了以前最大的战斗机发动机客户。美刊认为,俄罗斯航空工业将遇到更大的压力,俄罗斯不得不依靠本国国防预算来维持航空工业,除非能够寻找到更多的军用飞机出口对象。
但是,考虑到俄罗斯航空工业发展非常缓慢,未来情况非常不乐观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