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达

ldquo疫rdquo线风采

发布时间:2022/7/6 23:30:48   

“疫”线风采

白衣执甲,你们就是钢铁战士

迎风逆行,不管前后安危牵绊

昼夜奋战,全然无暇顾及疲惫

面屏口罩,遮住了冲锋一线的最美脸庞

眼神举止,传递出胜利有我的坚强决心

勒痕磨茧,镌刻了屡征屡战的最美勋章

忙碌身影,绘就了抗疫必胜的时代画卷

坚持就是胜利,坚持才能胜利

“疫”路走来,有太多的你们

让人心疼,更令人感动

今天,让我们走进市疾控中心的“疾行者”们

1

孟马承:当小马安上了“小马达”

▲孟马承在流调中

电话线上有他,和桥现场有他,流调群里有他,汇总信息还有他,疫情一来,孟马承就像安上了动力强劲的“小马达”,只要是流调相关的活儿,就没有他不抢着干的。这一次,主动争取赶赴和桥镇阳性人员所在企业参与现场流调的,又是他。除核酸检测外,现场流调是最直面风险的任务,进入可能已被污染的环境,并直接面对感染者和密接。而按照“黄金流调”原则,初次流调必须极速高效,对专业素养、临场反应和处置经验都有很高的要求。难怪他说:“脚上装马达哪够,脑子里也得装。”

2

唐真:这姑娘状态永远“在线”

▲唐真在流调热线上

唐真是团队里的“小智囊”,每当战友与不配合的流调对象“战况胶着”时,她都会在纸上悄悄写下应对提示,灵巧敏捷,状态似乎永远在线,但其实她也会有“滑铁卢”。那天有个流调对象突然情绪失控,已经连轴转了一天一夜、“疯狂”接打了多个电话的唐真,看着面前才吃了一半就已经坨了的泡面,心里突然涌起阵阵委屈,却强忍着眼泪坚持稳住对方,硬是将对方说服配合。挂完电话,她伏案痛哭了五分钟,然后又默默拿起手机继续工作。哪有什么永远在线,只是坚毅的流调人选择了不示弱于疫情之前。

3

孙艳:“铁娘子”的脆弱

▲孙艳(右)在采样工作现场

孙艳家里没有老人帮衬,丈夫工作又在外省,前两次疫情,丈夫不是回不来就是生病住院。虽然放心不下经常无人照料的儿子,她却从没在战疫中退缩。这次和桥疫情,她在连续采样十几个小时、辗转奔波了多公里后,终于体力不支晕倒在岗位上。或许是母子连心,医院的途中,孩子一连打来好几个电话,刚醒来的孙艳强打精神接通,“哄骗”孩子自己是在补觉,手机静音没及时接听。挂断电话,她的眼泪落了下来,在抗疫一线从不叫苦的“铁娘子”,终于在听到孩子说“妈妈你声音都哑了,快睡觉吧”那句话时,破防了。

4

胡静:团队里的“强心剂”

▲胡静在采样工作现场

“连续两天没日没夜之后,终于睡到一会,其他组伙伴们又一夜没睡,今天大家很自觉地准备好连夜奋战,让没睡觉的能睡会,为我们团结的和桥突击队采样组点赞!”这是市疾控中心应急采样三组组长胡静4月18日写在朋友圈的话,用质朴热情的话语,表达了团队奔波一线采样的艰辛和团结奋进的决心,仿佛为团队注入了一针强心剂,立刻得到了同事们的点赞热评和转发。作为小组长,胡静除了在行动上带头开展现场工作,更在精神上为队员加油鼓劲,她把疲倦藏在了乐观的笑容背后,“大家都累坏了,但是这口气不能泄,心不能散。”

5

蒋智渊:

率先垂范的急先锋言传身教的好父亲

▲蒋智渊(左一)与和桥突击队消杀组战友们

年初宜兴最早出现新冠肺炎病人时,蒋智渊是第一个踏入病人家中实施终末消毒的人。“是党员先锋的样子!”同事都这么说他。每一次逆行消杀,他坚定的步伐、笃定的话语总让战友们安心。可最近他却有着自己的不安——儿子就要高考,突然有些厌学情绪。他给儿子打了个“你高中三年,就要取得最后胜利了。爸爸抗疫三年还要继续努力,我能坚持,你肯定也能。你听听这是消杀车启动的声音,爸爸要去现场了,你跟我一块儿开工!”第二天妻子喜滋滋发来一串语音:“你儿子说了,虎父无犬子。”

6

钱辉:儿子一见我就哭

▲钱辉(左四)与和桥突击队消杀组战友们

作为流调先锋队队员支援连云港、南京两地战疫归来,钱辉正想好好弥补最近一个多月对家庭的亏欠,战疫警报却再次拉响。他立即加入和桥突击队,主动承接了采样、消杀两组任务。由于出动频繁,他在高危人群、涉疫环境采样和终末消毒多项工作中熬肿了眼睛。那天他想抽空看一眼孩子,6个月的小儿子对着视频里胡子拉碴红着眼睛的“陌生男子”,一下哭了出来,还用小手推开镜头。“臭小子连爸爸都不认识了,回家我收拾他!”钱辉掩饰着心酸,故作轻松地说。短暂的离别是为了更好的团聚,待风雨过去,我们相约彩虹。

7

缪英:你如何工作孩子就如何学习

▲缪英在进行检测工作

说到检验中心的资深老将缪姐姐,单位没有一个当妈的不羡慕。她的孩子从无锡天一中学考入南京大学临床医学专业,一路优秀自律。这是位典型的职场妈妈,管教孩子的时间并不多,但她对工作专注与投入的形象,却早刻进了孩子心里。同事向她取经,她总诚恳地说:“孩子会模仿你,你如何工作,他就如何学习。”疫情期间,高风险、长时间、强负荷的工作间里总是有她带头奋战的身影。从不因成就而自负,也不因疲倦而懈怠,更不因艰难而退缩,于方寸之地深耕不辍,为热爱的事业倾力奉献,就是一个母亲最直接有效的教育。

8

何霞:用最美的青春浇灌理想之花

▲何霞在PCR实验室

年出生的何霞,是市疾控中心年龄最小的职工,入职还不到1年,已经参与了三次本地疫情阻击战。她所在实验室接触的都是高风险样本,即使没有出现本地感染者及相关涉疫对象,也有每日境内外中高风险地区来宜人员的核酸样本,时刻需要他们保持十二分的警惕。同事们喜欢打趣这个小妹妹:“一毕业就碰到疫情,怕不怕啊?”不怕!有的就是初生牛犊的勇气和赤子之心的热情,收接样品、准备试剂、配合协助、熟练操作、培训他人,这个勤学肯干的孩子以惊人的速度在成长。“检验工作很有意义,做好它就是我的理想。”

来源:宜兴市疾控中心

编辑:卢昊旻李勇吴伟中孙铱

审核:莫晶

发布:陆瑶

扫描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757.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