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马达 >> 马达资源 >> 马达西奇已成空壳,中国仍不遗余力收购,目
前苏联解体后,乌克兰在地理位置和历史因素的双重原因下,继承到了近百分之三十的军事遗产。其中涵盖武器装备,军工储备以及部分高科技人才,其实这些“财富”原本可以让乌克兰成为全球继美国和俄罗斯之后的一大强国。只可惜,乌克兰并没有抓住机会,而是为解决经济困顿,选择站边美国,入伙北约,最终和“兄弟国”俄罗斯心生嫌隙,把自己陷于在欧洲东部孤立无援的境地。
再后来,受美俄两方胁迫,乌克兰自废核武器,前苏联留下的遗产也被变卖殆尽,只剩军工技术代表马达西奇还拥有一定价值。虽然,美国曾承诺会帮助乌克兰摆脱困境,但如今几十年都过去了,美国的援手却迟迟没有伸出来,乌克兰军工也越来越颓靡。此种情况下,马达西奇也开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经营危机。
基于中乌两国长期友好关系,中国企业曾表示愿意收购马达西奇50%以上的股份,并许诺会在后续的合作中为马达西奇投入至少20亿的资金。但美国听闻后,却又坐不住了一边给乌克兰施压推到合作,一边还出面帮马达西奇另找买家。对此,曾有网友发问,马达西奇已经近乎成为一个空壳,中国不遗余力的收购会不会得不偿失呢?
其实,众所周知,航空发动机研制是我国军工领域的一大短板,而马达西奇手里恰好有能够助力我国实现突破的技术。D-18T发动机推力高达20吨,将会对中国大型运输机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除此之外,米-26直升机使用的D-涡轴发动机和米-17使用的TV3-系列涡轴发动机都产自马达西奇公司,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说,如果能获得此项技术,都将是一把利刃。
当然,乌克兰清楚美国这个“老朋友”的本性。多年来,自己发展越来越被动,美国起到了不小的作用。而中国对乌克兰在经济上的支援帮扶全球有目共睹,乌克兰也应该明白。西方对华长期实施技术封锁,至今也没能阻碍中国发展,航发难题总有一天会解决。马达西奇技术的加持的确可以助力中国加快进度,但也没有到不可或缺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