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达

老司机总结20年开车生涯,这个秘诀陪他度

发布时间:2022/8/26 15:22:01   
白癜风 http://m.39.net/pf/a_8740651.html

安心微视角:

好日子,是奋斗出来的

作者:广州国通驿站驿站长甘爱国

谨已此文,致敬为生活奔波的卡车人

辍学后,从私人小煤窑打工,到16岁独闯南疆;

从合伙买车拉煤,到经营小客车;

从开汽修厂,到21年长途货运生涯。

张开红说,从懂事起到现在,30年的时间,经历了太多的风风雨雨, 没有改变的,就是自己对生活永不言弃的信念。

带40多个鸡蛋出门

16岁少年扛起生活

年9月,甘肃省武威火车站。一个年轻的小伙子,手里拿着一个蛇皮袋,飞快地跑上一辆开往新疆乌鲁木齐的火车。

这个小伙子的袋子里,除了几件换洗衣服外,还有40多个煮熟的鸡蛋,这是离家前,母亲给他的。

火车上,一位来自上海的中年乘客,在看到他连续吃了多个鸡蛋后,默默地给了他一块鸡腿。

这个小伙子名叫张开红,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人,当时只有16岁。

今天的甘肃农村,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仍然不失往年的纯朴。

年少的张开红先去了乌鲁木齐的姑妈那落脚。姑妈很惊诧他的到访,但还是十分热情地招待了他。

张开红先帮姑妈卖了几天水果,后面尝试自己干。 次,他批发了两箱香梨去摆地摊,但没过两天,工商局就把他没牌的摊位收走了,还有一杆他当时很舍不得的秤。

年轻时的张开红追求时尚,即使过去20多年,现在看起来也依然很时尚。

水果地摊生意失败后,张开红又独自到了新疆昌吉找他叔叔,在叔叔的工地上做起了帮手。

颠沛流离年少时

自强不息意气发

在南疆经历了两年颠沛流离后,张开红回到了甘肃武威老家。

他家里兄弟姐妹6个,生活的困难程度可想而知。为改善生活,张开红和三哥合伙买了一辆二手的东风汽车,起早摸黑,去当地六十多公里外的九条岭煤矿拉煤零售。

那时的车子没有防冻液,只能加河水。每到冬天车子起动特别困难,张妈妈就每天很早起床,帮他们烧一桶水。

那时的车,启动基本是用摇把,而正常维修都是自己干,如换锣丝、钢板,扒角子加 油,甚至换离合器片。

和当年的张师傅一样,今天类似的拉煤车还不少,车辆模样变化也不大。

不待临渴才掘井

帅气诚恳赢爱情

在煤矿拉了两年煤后,张开红把目光投上了当时相对赚钱的小客车上。他是个说干就干、毫不犹豫的人。年中期,20岁时,张开红卖掉了拉煤车,买了一辆小客车。

客车跑的路线是:武威-丰乐乡。这属于城乡客运业务。年,张师傅的客车由于待客热情,诚实守信,被当地运 部门及同期线上32位车主选为车队长,并被武威市运管所评为 文明车。

一次跑车途中,一位经常坐车的丰乐乡沙滩村村民,在了解到帅气的张开红还是单身后,向他介绍了自己的妹妹魏月英。

张开红非常兴奋地跑去和魏月英见了面,并对魏月英很满意。从认识到结婚,张开红和妻子魏月英只用了15天的时间。

和大多数70年代家庭一样,张开红师傅也有一个庞大的家庭。

历经雪灾更懂人生艰辛

知难而行方为男儿本色

年时,张开红已经转行开大货车。当年11月,他驾驶着红岩8.6米高栏车,从重庆载运摩托车去新疆乌鲁木齐。

晚上,途径新疆哈密,下起了雪。为了省过路费,他选择走北线翻天山,过巴里坤至木垒到奇台绕行。在木垒大石头地界的一个山口坡道的半坡,他发现有一辆山东牌照的十三米挂车,因坡道路滑搁浅。

当时山口风特别大,不断吹下山顶的积雪,情况十分危急。他马上下车去了解情况,得知山东车的防滑链损坏了,便拿下自己车上的防滑链。然而,加上防滑链后,还是没能解决问题。

雪越下越大,好像要把车和人都埋了一样;手机没有信号,车上也爬不上去。恐惧和饥寒交迫中,张开红在驾驶室里度过了一个晚上。

第二天天亮,两辆车上的4个人商议,决定弃车出山求救。“不能等死!”这是张开红当时 的想法。

他们把车上所有的衣服、裤子,一层层穿上,手拉手 出大山。每走一步,都十分的艰难。就这样走了十多公里,突然看到炊烟,像看到了希望,他们边喊边跑了过去。

那是一户哈萨克族牧羊人家。家里的两口子烧了茶,送上囊饼,热情地招待了他们。了解情况后,哈萨克族大哥还骑着毛驴去十多公里外的乡里,帮他们打电话报警求救。

当天下午六点多,当地的警察救援队来了,随同而来的还有两台装载机、一台三菱牌小车,一辆 车和几个战士。

四个人感动得热泪盈眶。张开红说,之后,他每次开车到新疆,都会想起这片神奇的土地,还有救助他们的人民警察。

由于当时的通信,气象等条件限制,极端新疆冬天天气,不能及时传达,给跑疆的卡车人增加诸多不确定危险因素。

年,在帮亲戚开了10年车后,张开红独自购买了一台东风天龙马力17.5平板。漫长的卡车之路再度启航。

在张开红的带动下,大哥、姐夫、侄儿等亲人加入大板车行业,到目前为止,张师傅大家族已经有8部大板车。图为他和亲友们,跑车途径四川若尔盖大草原的合影。

多年的跑车过程中,张开红结识了不少有爱心、有能量的卡车人。跑车在路上,他们互帮互助;平常生活中,他们也常聚在一起做公益。他们用实际行动,树立了新时代卡车人的正能量形象。

这是一张救援合影:甘肃威境内金大路88公里十米处。张师傅和卡车人:石培智、管保、李元虎、徐喜毫等一起救助受困山西卡车人。

张师傅总是和有能量的卡车人并肩同行。图为张师傅和卡车人谢飞、陈斌、赵红徳、冉玉银、王永等在帮助社会特殊群体的公益现场。

妻子·魏月英:

你出车,我来遮风挡雨

我跟车,帮你拉蓬做饭

张开红的妻子魏月英,今年47岁。她不善言谈,属于那种纯朴实在的高原女性。在和张开红结婚以后,魏月英默默地和他一起扛起这个家。

魏大姐,吃苦耐劳,在张师傅出车时,一人在家种地十多亩。同期最多的时候养过几十头猪,典型的卡车人家属后盾代表。张师傅说,这个家有今天的幸福,妻子付出了很多。

丈夫在哪里,家就在哪里,幸福就在哪里。跟车后,像所有的中国卡嫂一样,魏大姐洗衣做饭,里里外外有模有样。图为跑车路上午饭时刻,张师傅笑称妻子是流动的高级厨师。

卡车人张开红和卡嫂魏月英,从认识到结婚,仅仅只是15天。但是,他们却用一辈子的时间在恋爱。

从容面对人生风雨

好日子,是奋斗出来的

辍学后,去当地九条岭的私人小煤窑打工,最多的时候,他曾三个月没洗脸,没刷牙,住的是地窝铺。

16岁,带着40个鸡蛋,他独自前往新疆。摆地摊、装修、油漆工……在南疆他经历了两年颠沛流离的生活。

和三哥合伙买二手东风,到经营小客车,再到汽修厂。

到如今,他已开了长达21年的长途卡车,经历过“马达一响, 金万两”的货运春天,在“运价低迷”当下,靠着倒短多跑几趟,勤劳致富。

张开红说,从懂事起30年时间,经历过太多的人生风风雨雨, 没有改变的,就是自己对生活永不言弃的信念。

一路风雨一路欢乐。多年卡车生活中,他学会了骑马、踩高跷、说快板,还精通哈萨克语言,被同行人称为卡车界的才子。

20多年卡车生涯一晃而过,张师傅把家安置在县城里,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上图为张开红夫妇的儿子和女儿合影。

作为70年代 批卡车人,张开红希望年轻一代的卡车人,也像他们一样,遇到人生挫折,不要轻易放弃,跌倒了要勇敢爬起来。

他说,

生活总有风雨,坚持走好每一步。

好日子,是奋斗出来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137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