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马达 >> 马达发展 >> 距离中国很远的一个地方,有一个中国港
今天我们就聊一聊明朝在东南亚地区曾拥有的领土——旧港。
众所周知,大明朝在最强盛的时期,曾拥有国土面积一千万平方公里左右。国外出版过一张我国大明时期的地图,地图上明朝的版图,除了现在我们熟知的“两京十三布政司”以外,还有一处疆土位于海外。这块土地如今就是印尼的苏门答腊岛。
“三佛齐,前代至洪武间为国。今为旧港宣慰司地,古干陀利也,在占城之南,相距五日程。居海中,或曰居真腊、爪哇之间。”
那么,从前为什么这座岛屿属于大明朝呢?且容我翻越典籍,给大家详细分析。
明朝时期,朝廷在如今的亚洲东南地区设立了颇具名气的“旧港宣慰司”。我们知道,“司”这一部门是大明朝的地方行政机构,通常设立在国家西南方,便于管理聚居的少数民族。管理者通常是赐予官职的当地贵族豪强,这也是历史上许多朝代所采用的政治举措。
在当时比较典型的“司”级机构有云南布政司、曲靖宣慰司、位于川贵的播州宣慰司等等。在正常情况下,这些司级机构都是设立在大明朝西南方的国土之上。那么,这处远在中国以南的“旧港宣慰司”,为何处在与众不同的地理位置上呢?
这件事还得往前追溯,三宝太监下西洋之前,爪哇国攻陷了三佛齐国,并将这处土地易名为“旧港”。因为,此地刚刚结束战乱,局势并不平稳,加上这块土地丰饶,传说,播种水稻一季可收获三季,不少中国人便借此机会在旧港安家落户。
在这批定居旧港的明朝人中,南海经商的梁道明因为势力庞大,被当地居民推选为“酋长”,也就是最高管理者。后来,到了朱棣时期,明成祖命使臣前往当地,招揽酋长梁道明。作为中华儿女的梁道明思乡心切,立马同意回归大明朝。但是,梁道明虽然幸归故里,却担心旧港的几千居民失去管辖,于是,就让自己的得力干将施进卿代替自己继续管理旧港地区。
自此之后,明朝与旧港便有了关联。
然而,这种和谐关系在一次偶然的事件下变得更为紧凑。
明永乐五年,旧港的一支由陈祖义领导的海盗团伙,密谋偷袭郑和的舰队。当时旧港新任管理者施进卿从探子口中得知了这一消息,随即,将此报告给舰队首领郑和。在充分的准备之下,郑和舰队免受劫掠,并一举将该强盗集团歼灭。
那么,这里我们再说说这个陈祖义是谁。
陈祖义,是在明朝的一位海盗集团之首领,其祖籍广东潮州人,明朝洪武年间,全家到南洋。他盘踞在马六甲10多年为海盗,集团成员最鼎盛时超过万人,战船百艘。可以说,其雄霸于日本、台湾、南海、印度洋等海面。劫掠过往船只达万艘,攻打50多座沿海镇城。并且,明成祖曾经悬红50万两白银捉拿陈祖义。
此后,郑和的海军将陈祖义等三人生擒,囚于船中回京。皇帝朱棣下令当着各国使者的面杀掉了陈祖义,并斩首示众,警示他人。此次战后,“海道由是而清宁,番人赖之以安业”。
施进卿在这一事件中提供密报,居功至伟,朱棣在大喜之下,特别下令将旧港地区设立宣慰司,并指名施进卿为该地区第一任宣慰使。自此,旧港正式被画进大明朝的版图。由于,施进卿的功劳,朝廷也对这一地区另眼看待,在每年朝贡的时期,朱棣把旧港地区和其他东南亚小国区分开来,在朝贡一事上给予了极大的宽松政策。
施进卿百年之后,郑和将旧港宣慰使这一位置交给了施进卿的女儿施二姐,也算是承蒙明朝恩泽继承父业。可以说,郑和下西洋,在这些地方建立中转站是明成祖朱棣发展大明海军的决心和所采取的具体措施的重要体现。至今,满刺加国的故地马六甲仍然留有三保山、三保城、三保井、三保庙等古迹,逢年过节磕头烧香,这也体现了当地人和中国人对郑和下西洋的怀念。
后来,过了几年,位于爪哇岛上的满者伯夷国起兵袭击旧港。由于,大明朝自下西洋活动结束以后,已没有大规模的海上力量巡游在东南亚地区,无法支援旧港地区,所以,使得施二姐孤立无援,根本无法抵挡侵略者的攻击。
最终,旧港被满者伯夷国攻下,成了别人的地盘。
仔细算来,旧港地区属于明朝的时间只有几十年而已。在历史上也有不少人认为,旧港自始至终都不算归属明朝,这些说法都是源自明史中施进卿被封官后不但向大明朝称臣,又向爪哇国俯首,就像是墙头草一般左右逢源。
一臣侍奉两个主子,这样的管理者,这样的旧港,怎能称得上是明朝疆域呢?
但是,在我看来,发生旧港两头讨好这种事怪不得施进卿本人,施进卿曾念及自己是华夏子女而为郑和舰队提供情报,可见,其心中大明朝还是有一定分量的,在之后对爪哇国采取怀柔政策实属无奈之举。不得不说这种情况发生的关键在于,旧港远离明朝行政中心,大明管制可谓鞭长莫及,自然没有精力去追究,否则版图之事,寸土必争,大明朝怎会容忍这种小国左右逢源呢?
其实,类似的事情还发生在清朝统治时期,琉球国就跟当时的旧港一样,既归顺大清政府,又在同时向日本朝贡。作为小国,资源少,国力弱,自然会采用夹缝生存这种手段在世界中存活,否则得罪其中一方,惨遭覆灭则是必然结果。
所以,这也就不难理解旧港之事,尴尬艰难,进退维谷,最终,难免隐没在历史变迁中。大明水师之规模,在中古史上近乎奇迹,凡大小舰只百余艘,文官将士近3万人。其行程遍及印度洋沿岸各国.远至红海与马达加斯加,水师所至,大多望风震服。
参考资料:
『《西洋番国志·满刺加国》、《纪效新书》、《明成祖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