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达

高速马达的苏州反杀史这次,连国外巨头

发布时间:2023/12/9 14:24:44   
北京中科医院 http://m.39.net/disease/a_n6joqrf.html
北京白癜风医院哪个比较好 http://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

关键技术向前一小步,行业发展向上一大步。

作者

八度编辑

刘景丰

马达,又称电机,是几乎所有电器产品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部件。

而高速马达,通常是指每分钟超过1万转的电机,被广泛应用于生活家电,比如吸尘器、吹风机、榨汁机等等,转速的高低对设备的效能大小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比如,当把吸尘器上的马达转速从每分钟2万转提升到每分钟10万转(提升5倍),吸力会提升25倍!

年,国内大部分清洁产品的马达转速只能达到3万转/分钟,而国际巨头的产品转速则能达到10万转/分钟。单看这一项转速数据,国外水平已经超过国内的2倍以上。彼时,高速马达是国内一项「卡脖子」技术,由此带来的直接反应是:在高速马达具体应用的吸尘器、吹风机等产品上,国外产品吸力更强、效果更好,一进入国内便受到市场热捧,国内同类产品受到了明显冲击。

“我们当时认为,用高速数字马达去切入清洁家电行业是一个很好的口子,所以进行了艰苦的技术攻坚。不过当时生产需要向外借助供应链,需要去日本、德国进口部分轴承。”追觅科技中国区副总经理郭人杰说道。

耗时近两年、历经几百上千次的实验,追觅科技研发出第一款10万转/分钟的高速马达,追平巨头。紧接着,研发出12.5万转、15万转/分钟,到今天,已经储备了每分钟20万转的高速马达技术,量产做到每分钟16万转,达到世界第一流水平。从马达转速这项技术来看,中国成功实现反超。

郭人杰在交流时谈到:“我们在研发上取得成功后,也带动整个上下游供应链完成了技术的反垄断,所以今天国外一些厂家希望去追逐我们的转速时,反而需要回到苏州来找匹配的供应链。”

商场如战场,在高速马达这项技术上,中国赢得了这场拉锯战,于企业来说也打破了行业的很多不可能,比如去年总部位于苏州的追觅科技拿到了扫地机器人行业最大的一笔36亿元融资。

1.一场痛快的反超

曾遥遥领先的国外品牌,如今追着到苏州找供应链。

5年前,国内高速马达的发展水平还远落后于国外。

国内的高速马达普遍停留在2-3万转/分钟,国外的高速马达则已经突破了10万转/分钟。这表现在实际应用中的差距就是:国外的清洁产品吸力会是国内的25倍。

不过,以扫地机器人为例,清扫地面的过程由多个环节组成,边刷的长短、滚刷的结构、有无湿拖功能都会影响到地面的清洁效果。所以吸力变大之后,噪音也会随之增大,并且电机功率也会越大,耗电会更快,一次性清扫的面积就会受限。

如果想要突破高速马达技术,实现清洁产品的体验感更强,不仅需要攻破气动、电磁、驱动、电子电力这些关键技术,还要突破动平衡、减震、降噪、热设计、实际量产等诸多难点。

然而落后的供应链导致国内在高速马达领域难以向上突破,始终停留在每分钟2-3万转。

想要提高转速,最常见的办法便是通过加大电流、调整风叶的大小去缩短马达启动的时间,但这最终结果只能将毫秒缩短到毫秒,离国外高速马达的转速,还差了一道鸿沟。

年,追觅科技创始人兼CEO俞浩在苏州成立了一支复合团队,开始了技术的攻克之路。团队里有来自清华的高科技人才,也有来自制造行业里的产业人才。这样做的目的,是构建一个技术+应用的双重视角。

既然从表面无法攻破,那就追踪到源头,推导分析国外每分钟10万转速的供应链是如何形成的,拆分再拆分,将启动过程细分到四个阶段:芯片上电激活、马达找磁铁位置、速率从0拉升到10万转、维持10万转稳定转速。

针对这四个阶段,追觅科技团队开启了长时间的研发与探索。

“从一个小零件装配的公差精度到成本控制,摆在追觅面前的都是重重挑战。”

与此同时,搞研发需要找到合适的上下游零部件供应商,但当时国内根本没有完整的能维持10万转/分钟的马达配件供应链。“团队基本上跑遍了长三角、珠三角的供应链,还是没能完全解决。

最后不得不去日本、德国进口了一些轴承等零部件,借用一部分国外供应链才把这事儿解决。”追觅科技中国区副总经理郭人杰说道。

一个高速马达,大约由~颗料件组成,能否寻找到合适的供应链,这对于当时的团队来说是一个卡点。“生产跟不上,技术就无法落地,迭代速度将放缓”。

经过近两年的研发,追觅科技将电机启动时间从毫秒缩短到了毫秒,是以前的五分之一,成功研发出第一款10万转/分钟的数字马达,追平国外品牌。

“之前觉得,国际巨头公司好像只可以无限接近,不可超越。但最难的、却最有意思的点,往往是突破心理的束缚。”俞浩曾在采访中这样回忆道。

事实上,奔着要做就做到极致的决心,追觅科技很快开发到了每分钟12.5万转、15万转的高速马达。在研发过程中,进行了几十次方案的迭代,投入了超过40人的研发团队。

“当我们突破10万转速,开始研发15万转/分钟电机的时候,生产所需要的电机轴承等零部件,在全球几乎没有供应链可以支持了,需要我们自己去带动供应链完成升级。”郭人杰说。

这时候,苏州的供应链优势就体现出来了。

“我们产品从核心零部件到组装等一整套的需求,没出苏州市就完成了。”郭人杰说。

而且,产品落地的速度还非常快。比如,追觅科技从打算做洗地机,到真正推出洗地机产品,大概只用了9个月。

等到追觅科技开发出15万转高速马达的时候,中国高速马达技术已经反超国外企业,率先开发出了对应的轴承。如今,与追觅科技合作的大量零部件供应商的制造工艺,开始走在世界前列。

“我们基本上是带着整个上下游供应链完成了技术的反垄断。今天其实很多国外的厂家在追赶我们早已实现的马达转速时,反而需要回到苏州来找匹配的供应链。”郭人杰称。

从需要去日本进口最好的轴承,到中国反超日本率先开发出对应的轴承;从曾经一度领先的国外品牌,如今开始需要到苏州寻找供应商提供马达部件、轴承,这是一场酣畅淋漓的创新升级。

2.一股不服输的决心

要建世界最好的16万转/分钟高速马达供应链。

“我们一开始的想法很简单,我们有一大批最高素质和最高能力的工程师,一定能超越他们。”追觅科技中国区副总经理郭人杰说。

但在研发10万转/分钟高速马达的时候,追觅科技的研发人员就被供应链折磨得非常难受,所以那时候团队就暗暗下决心,一定要建立自己的高速马达供应链体系。

“我们当时认为一定要自建工厂,不然就会效率低风险高。效率低在于你必须得依赖别的厂家,风险高是说如果有一天别人不合作,我们就得被迫停止。”郭人杰说道。

一方面在研发上有创新,但另一方面供应链却没办法支持,所以自建工厂成了追觅科技在研发之后需要攻克的第二大目标。

“在整机的制造和生产上,我们分两个模式进行,一部分是我们自己的工厂生产,另一部分会找供应链、代工厂配合我们生产相关零部件,但核心零部件还是由我们自己生产。”郭人杰交流时说道。

基于对供应链、对生产线的重视,追觅科技工厂对于高速马达的产线大约每半年就完成一次迭代升级:第一代产线需要40人左右、第二代产线30人左右、第三代生产线10几个人,第四代生产线,也就是现在,追觅已经可以做到黑灯无人自动化生产。

这样做的好处,一方面实现了高速马达技术的应用,另一方面,也反向拉高了智能清洁行业供应链的品质标准和设计标准。

目前来看,供应链已经是追觅科技核心竞争力的一部分,也是一个「护城河」般的存在。

3.一次更大的野心

抢占先机,布局广义机器人。

在攻克“卡脖子”的高速马达技术和升级完苏州本土产业供应链之后,追觅科技将更大着眼点设在了「广义机器人」领域。

“未来广义机器人是我们布局的方向,机器人一定程度上既能把人从重复、繁杂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又能提升生产效率”。

据郭人杰透露,追觅科技已经在今年上半年成立了创新研究院。“追觅在广义机器人战略落地的过程中,会沿着两条路径探索。一条是基于共有技术平台,根据用户核心需求延拓;另外一条,则是探索发展部分场景下能够形成聚拢效应的通用机器人。”

事实上,就在今年,苏州吴中区也发布了一系列政策,目标打造「机器人产业全国创新集聚第一区」,并计划建设「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产业创新集群」。聚焦关键零部件、本体制造、系统集成、终端产品等产业应用方向,承载建设技术研究所、孵化科创项目、引育双创人才、转化科技成果等功能,为苏州市培育创新产业集群提供有力支撑,共同打造产业创新集群示范平台。

坚定做长期主义的事,突破一个又一个极限。

伴随着这类企业的崛起,苏州的科技产业基础、供应链生态也将完成再次升级。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665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