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马达 >> 马达发展 >> 乌克兰10年造出22架飞机,大批设备卖废
据乌克兰敖德萨新闻报道,日前乌克兰安东诺夫飞机制造公司总裁多涅茨宣布,在过去的十年中,安东诺夫公司一共制造了22架飞机,包括4架安-、6架安-和10架安-32运输机,目前10架安-32已经移交给了客户,其余飞机还在车间中处于生产阶段,乌克兰方面表示,在经历了转型的“阵痛期”后,有望在未来增加飞机的产量,并研制新一代大型飞机。然而该消息一经传出,在乌克兰国内外却遭到了一致的批评声音,甚至有苏联时期曾在安东诺夫设计局工作的老专家潸然泪下,感叹曾经苏联航空工业的“明珠”沦落到了这样的地步。
据悉,乌克兰在苏联解体时继承了该国大约三成的军工产业,其中苏联的大飞机产业基本都被乌克兰继承,以安东诺夫设计局、马达西奇公司为首的乌克兰航空巨头掌握了全球顶尖的大飞机研发和生产技术,可谓是起点非常高,堪称是“大国重器”,然而经过了20多年的蹉跎后,乌克兰航空工业却一直原地踏步,只能是勉力维持,而在年乌克兰冲突爆发后,该国又和俄罗斯一刀两断,开始全面拥抱西方,这带来了一个严重后果,就是乌克兰再也无法获得来自俄罗斯的军工订单,本来两国的军工产业系出同门,理应是最好的互补合作伙伴,在失去了俄订单后,乌克兰航空工业从此一蹶不振。
虽然波音等欧美航空公司表示愿意向乌克兰航空工业注入资金,帮助该国航空工业升级转型,但是几年过后,乌克兰方面却不进反退,大批设备由于维护不善也被迫拆除卖废铁,这让很多苏联时期的专家和工程师痛心疾首,而事实证明,美国等西方国家根本无意扶植乌克兰航空工业,为自己树立一个新的竞争对手,所谓的投资只不过是分割乌克兰所剩无几的航空遗产罢了,正因为上述原因,因此乌克兰航空工业的“领头羊”安东诺夫公司在过去10年中只建造了22架飞机,还没有苏联时期半年的产量多。
据介绍,安东诺夫设计局虽然近年来推出了安-、安-38、安-和安-等多款所谓的新机型,但是军事专家表示,这些飞机大多是在之前机型的基础上“旧瓶装新酒”完成的,和其他国家的新一代运输机相比,基本上没有什么竞争力,即便是之前的“老主顾”也渐渐对乌克兰落伍的航空技术失去了兴趣,而乌克兰方面如果继续全面倒向西方的话,等待他们的很可能将是被“同化”,成为西方航空工业的一个配套商,再也无法重现苏联时期世界航空一极的风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