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达

日本制造业的隐形冠军,从员工4人到全

发布时间:2022/12/27 15:25:38   

文:喻义

4月11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3月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48.4万辆,同比增长.1%,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势头。随着3月新一轮销售业绩的公布,今年一季度新能源汽车总销量.7万辆,同比增长.6%,相当于年新能源汽车累计销售总额。

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实际上对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满足快速增长的使用需求,各从业者应加强布局,不断降低车载充电桩的充电比例,为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奠定基础。

同时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还推动装载的电驱动产品需求量的猛增。据新能源乘用车保险数据统计,年3月新能源乘用车电机电控累计搭载量为49万套,同比增长.8%;一季度累计搭载量为.05万套,占去年全年总量(.47万套)的34.1%。

3月份,新能源乘用车三合一及多合一电驱动系统搭载量为29.19万套,同比增长.5%,占总配套量的59.6%;第一季度累计搭载量为64.28万套,占去年同期(.57万套)的38.4%。自建供应链中最突出的车企包括特斯拉、弗迪动力、蔚来、小鹏和零跑。日本电产是系统领域的第三方第一。

其中,日本电产3月份装机量达套,同比增长.6%。不过,与新能源汽车的电机业务相比,日本电产最为人瞩目的当属各类马达。如硬盘驱动器用HDD主轴马达、光盘驱动器马达、外转子直流无刷马达、内转子直流无刷马达、直流风扇等。主要应用于IT硬件、办公设备、通信设备、汽车等行业,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综合机电制造业巨头。

很多人或许不知道它的名字,但其所用的产品,很多都使用了日本电产的零部件。其中手机领域排名第一的是日本电产生产的各种超精密马达占全球市场的70%以上。可以说,日本电产是日本制造业的“隐形冠军”。

日本电产成立于上世纪70年代,起初只有四名员工,就是如此不起眼的小公司,却在短短十几二十年的时间里,在众多产品细分领域成为了全球第一,堪称日本制造业的隐形巨头。并且能够发展得如此迅速,创始人永守重信功不可没。

4月21日消息,日本电机制造商日本电产表示,公司董事长兼创始人永守重信将重任CEO一职,接替执掌公司不到一年的关润。关润曾任日产汽车高管,去年4月被任命为日本电产CEO,旨在帮助公司成为下一代汽车零部件市场的主要参与者。本次人事变动后,关润将回归原首席运营官一职。

年,永守重信出生在日本京都的一个农民家庭,有六个兄弟姐妹,家境贫寒。小学时和父亲一起去市中心卖菜,每次卖剩下的宁愿丢进河里,也不会便宜卖给别人。父亲告诉他要珍惜自己的心血结晶。让他明白自己应该珍视自己的工作,认同产品的价值,尽量抬高价格。这种宝贵的人生智慧,对永守重信未来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进入大学后,永守重信攻读的是电机工程专业。毕业后曾进入两家日本知名企业担任工程师,后来由于全球石油危机的爆发,日本又是一个资源非常匮乏的岛国,所以永守重信就决定创业。年,永守重信创立了主要生产小型马达的日本电产株式会社,并立下了成为世界第一的宏伟目标。

上世纪80年代,美国计算机市场蓬勃发展,日本电产及时抓住机遇,生产出5.25英寸硬盘驱动器马达,从而获得快速发展。之后,他将目光转向了用于办公自动化设备的精密小型AC马达、直流无刷轴风扇等产品,并在这些领域不断深入研究和布局。十年后,日本电产成为了世界第一的硬盘驱动器马达制造商。

在公司具备一定规模后,日本电产开始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并购,扩大公司规模,丰富产品线。像日本软银公司孙正义以大胆的收购而闻名,包括年以亿美元天价收购美国第三大运营商Sprint,以及收购英国著名芯片设计公司ARM等都成为经典案例。

而永守重信还兼任孙正义的软银公司的独立董事,永守重信与孙正义相比,虽然没有那么大的手笔,但在整个日本的收购频率和成果上,很少有人能超越永守重信。日本电产首次并购是在年,当时它收购了美国托林公司轴流风扇部分。

30年来,日本电产收购了60多家企业,平均每年收购1-2家企业,这令日本电产业务的不断扩大,技术也快速积累起来。目前,从手机电脑的驱动马达到汽车电机,日本电产都能一手包办,而且日本电产早已开始布局全球市场。事实上,很多人使用的手机和汽车中,其中很多零部件都是由日本电产生产的。

而在中国市场,日本电产早在年就进入中国市场,扎根中国30年。根据日本电产官方公布的数据,日本电产占中国汽车天窗马达市场份额近70%。总体来看,日本电产25%的营收其实都来自中国。

另外,日本电产也非常看好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前景,年以来,日本电产在国内疯狂扩张产能,发布的许多新技术、新设备率先在中国汽车制造商的产品上搭载使用。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日本电产的创始人,永守重信的个人财富也随着公司股价的上涨而增加。如年以54亿美元的身价位列全球财富第位,年其个人身价高达90亿美元。

永守重信在日本业界素来以大胆直言和想法天马行空而闻名。他凡事都要力争第一,就连坐飞机、坐火车都要选1号座位,在工作和生活中可以说是一个“偏执狂”。正是因为他的“偏执”,日本电产才能取得今天的成就。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把一件事做到“极致”,也能取得巨大的成功。希望我们的企业能够借鉴日本电产的成功经验,努力实现走出国门,让中国制造惊艳世界。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2775.html
------分隔线----------------------------